2023就业艰难,职场有没有捷径? | 东哥笔记
2023-03-30 15:26:1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来源:东哥解读电商

作者:李成东


关注国民经济,需要从关注就业开始。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国家需要考虑,个人问题还需要自己思考。

东哥经常有粉丝加过来聊,其中学生占比虽然不多但也有,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刚毕业想创业的,都沟通过。今天主要是聊聊,如何大学一般,专业一般,毕业了可以找个好工作?

其实大学毕业了,不等于学习就结束了。当然这里说的学习,不是读一两本书,而是系统性学习和思考!说说东哥的经验,算不上特别成功,仅供参考~


01

如何大学一般,专业一般
毕业了可以找个好工作?


东哥大学学的是财务,辅修了金融专业。大学里就把大前研一的所有书籍都看了一遍。所以毕业的时候的想法是,优先金融投资的工作,其次是咨询公司的工作,看上去和现在的做的事情,完美匹配。但到了毕业时,实则现实是非常打脸的,金融公司不需要本科生,或者说一般学校的本科生,领先的金融投资公司就更不用说了。

做咨询也是一样的,本来就没有太大的可能。东哥现在对所谓的外资咨询公司,也是不屑的,缺乏实战经验的小屁孩能咨询个啥,顶多就是整理个资料。

当年在腾讯电商总办的时候,也是找了麦肯锡的人来做咨询。其实就是把老板们的想法,找了个咨询公司做出个一两百页的PPT。其实最后也没有什么东西。

还不如我在2013年和2014年初微博写的洞察,腾讯应该把电商业务卖给京东,自己专注于去中心化的平台。那会应该说是非常精确的提前判断了,几个月后的腾讯电商和京东投资并购业务,并购完了后,张磊找过来加了我微信,约了在北京见,找过来问我是如何精确的做出这种判断的!

现在回过去看毕业的时候,确实很惨,想找点工作,没有找到。才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北京,去的是一家很小的公司(派代),一个电商社区网站,在一个居民小区里面办公,也就9个人。

家人查不到办公地址,说别小心给骗了。但好在能查到老板的信息,算是一个公众人物,有一些媒体采访。结果做的是编辑,和自己理想的分析师、专业、职业目标都不沾边,收入就比较低了。

当时选择去了北京工作,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找个工作应付一下,决定去的时候,就想好了曲线救国路线。就是要成为电商行业专家,再转而去做投资和咨询。当然最终和我的想法,是一致的。

工作了两年后,就去了腾讯电商总裁办,算上两次电话面试,还有后来的大BOSS面试,前后面试了七八轮大概。(后面说东哥怎么去的腾讯)

中间插入个细节,在东哥工作一年半的时候,受刘强东邀请,在国家会议中心,和刘强东同台分享了,给京东的管培生和管理干部做行业培训。不是现场主持人,而是作为主讲嘉宾。

当时真的比较紧张,准备了两个小时的PPT,一个小时就讲完了,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我和刘强东,接受台下的管培生和管理干部提问。所以我觉得不要怪社会问题,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说没有想法,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,不知道在职场该怎么一步一步的走,总幻想着一步登天。

后来东哥用了两年时间,即成为电商行业数一数二的专家/分析师。一万小时定律,再稍加一些技巧,在行业里成为数一数二的人,其实的很容易的事情。

所以自己能学多少,拓展多少人际关系,本质上还是看自己,把问题归结于平台,是极其缺乏主观能动性的表现。

东哥怎么去的腾讯,能实现跃迁的关键点就在于当时腾讯电商总裁free是我的文章“粉丝”,所以面试就容易通过了。

因为总裁办的员工入职面试,是部门同事都要面试,都要聊,还需要投票。当然free是最重要的一票。现在都说张小龙是腾讯的第二号产品经理,实际上在微信崛起之前,这一称号是free的。free是腾讯的第六号员工,也是QQ研发团队的项目经理,曾写下OICQ的第一行代码,也因此被大家称为“腾讯的第一个产品经理”,或者应该叫第二号产品经理。

写文章的媒体人很多,非常多,但能够转化为人际关系的很少。因为大多数人写行业文章,是为了流量,而不是真的为了分析事实,做出正确的行业判断和观点。

所以这个和我自己毕业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关系,就算是只是进入了一家小公司,做的只是编辑这种初级工作。但想的是成为行业专家,规划的职业方向,就不是一个记者,主编。日常工作就是按照标准的分析师/专家去做的。

再说两个职场细节,和当时做出决定的思考逻辑。

一个是刚工作一年多一点时间,有个传统企业老板找过来,说东哥能不能来这边操盘电商业务。年薪100万,还有业绩激励。聊了一次,我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,这和收入没啥关系,那时东哥在派代才小几千块钱一个月。

拒绝的原因是和自己职业规划没有什么关系,也主要是有自知之明,知道做不了,做不好,码字和操盘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
还有就是2012年去了腾讯,在2013年收到百度的猎头招聘,招战略总监,主要是搞电商这一块。基本上从腾讯挖过去,涨个三倍薪水没有什么问题。当时我都已经明确拒绝了,猎头说无论如何要和百度的HR某负责人聊一下,方便交差。

当然电话聊了,我把百度电商怼了一番,说完HR无话可说,确实不能安排和他们的战略部老大聊了,也不太合适。拒绝的理由在于百度的电商很差,东哥也不认为做的起来,所以压根就不考虑去了。没有办法学到东西,对提升专业水平没有什么帮助。所以职场选择,我从来不会把收入放在第一位。

如果大家有亲戚小孩还没有毕业,学校很一般,专业也不好。我说一点很有用的职场经验,供参考。

可以让他们毕业后,能顺利找到个不太差的公司,不太差的岗位,不会在一两年时间内,纠结要不要换行业,换公司,换岗位和职业,这样少交学费。因为这个转换,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。

就学生而已,首先是大学尽可能早的实习,甭管是不是要规划读研究生,最好大一就开始。可以不必计较公司好坏,岗位好坏,先入水,了解一下职场是怎么回事,到底有什么岗位,工作了做个什么事情。除了实习本职之外,做事多带个耳朵和眼睛。

其次第二次实习,根据前一次实习经验,结合自己的专业,想一想自己真的要去什么行业,什么公司,什么岗位。尽可能去找匹配的公司和岗位去实习。

第三次实习(大三),还是要尽可能去找自己毕业后的目标公司去实习了。或者说找这个公司,有利于毕业后去目标公司的面试。

等到大四的时候,在同样面试的应届生当中,基本就是一个招过来就能直接用的人了。绝对不是那种一问三不知,还需要培训,工作了留一大堆bug的人。

不出意外的话,一年内就可以成为小组领导。如果不是进大厂的,因为进大厂概率很低,在简历关就被刷掉了。

大学四年,每年暑假的实习非常重要,不要浪费时间去学什么驾照,搞什么暑期旅行。如果爸不是李刚的话,还是老老实实的实习。

一句话总结:通过实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,真正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能干什么,在哪个行业,哪些公司符合自己的目标。

这样就不需要等到毕业时,慌里慌张的考公务员,去刷外资企业简历,刷大平台简历,刷银行简历,然后海量面试,石头入海悄无声息。拿了一堆offer也不知所措(非名校,小概率事件)

实际的工作经验,就是最好的敲门砖。刷实习经历这种情况非常多,其实是骗公司,也是骗自己的。投简历时有一定的作用,其实也没有什么用。纯属投机取巧,属于完全不靠谱的。如果学校不好,专业不好,那么能做的事情就是“笨鸟先飞”。把试错成本尽可能的前置,因为到了毕业时,其实是不可能再有思维去考虑职业规划了。一般思考逻辑就是,考研,不行的话,考公务员,国企,外资,大企业,收入高的,然后尽可能的和专业上靠一下。

东哥读大学的时候,没有人指导过我,所以走了一些弯路。实习也实习了,但其实对找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。当时实习唯一的价值是确定,我肯定是不会去审计公司,也不会去做会计的(最后一份实习是做审计)毫无创造力,毫无乐趣的工作。所以我确定职业方向,不是通过实习实现的,而是通过读书实现的。

东哥刚来北京工作的时候,背了一个背包,一个电脑包,还有两个袋子,一半重量是书,书里面一半是大前研一的。

前面是讲毕业工作之前,毕业工作之后,既然选择了行业,公司和岗位职业就要确定往全国数一数二的目标努力。成为自己所在行业的顶流专家,所以这个涉及到如何定义什么是行业顶流的专家。

最低一层是职业素养,做会计的能把账做平,没有什么差错。基本的职业道德,敬业,勤奋这些就不说了,太低层的要求。高一层就是懂业务,不只是会做会计,还要懂公司的业务。再高一点就是要懂同行、懂行业的业务,会计只是一种工具。不只是会做账,还要会做财务分析,能够帮公司做业务规划,大概就是公司财务总监水平。再往上还有,财务副总裁(投融资),再往上还有行业财务专家、意见领袖,广泛的行业人脉关系和影响力,遗憾的是多数人还在最低层次要求自己,甚至还有一点差距。所以职场的捷径之一,就是明确目标,不瞎折腾。

正确的职场价值观,是以提升专业能力为核心,而不是以提升收入为核心。业务专业能力提升了,收入提高是结果,并不需要刻意追求。如果没有这种正确的职场价值观,我见过很多人,跳槽跳到沟里去的,非常多的人。

东哥经历差不多这样,也不是什么完美职场达人,个人一点点经验,仅供参考,不保证复刻管用。


02

2023年的就业环境是否对年轻人太苛刻了?

东哥觉得没有容易的事情,我大学毕业以来13年,每年关于大学生就业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。每年都在说大学生就业很难,难肯定是不止今年,当然今年会比往年困难,尤其是新冠疫情下面。很多大的、中小企业受到不同程度打击,据我所知阿里、腾讯、美团都在裁员,大公司在盈利环境下还在裁员,那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,主要是对未来经济有很大不确定性。所以对今年的应届生不是苛刻的问题,是真的有些艰难。

回过头来说,提出更高的要求,应该摆正心态,不是天之骄子,还是要回归社会的。要用正常的心态来面对职场,而不是说认为读完大学就能够一定能找到工作。当下来讲,目前就业环境这么差,东哥相信他们的压力比较大,但我觉得大学生不得不面对这种新的环境和调整。

过普通人生活,随大流跟着主流走。如果想过1%金字塔人的生活,那就不要跟着主流走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